什么生土 什么生土,什么克土
如果你来到一个村庄,远远望去看不到一座房屋,却隐隐约约能听到地下有人在说话,还不时传来一声声鸡鸣犬吠,你是否会感到惊讶?这并非梦境或者是电影里才有的场景,也不是什么神话传说,在中国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黄河岸边的黄土塬上,就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一个个这样的村庄。在这里,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这就是中国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建筑——地坑院。
地坑院,又叫“天井窑院”,准确地说是地下窑洞院,一座座窑洞院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地坑院村庄。这样的村庄被称为中国最神奇的地下村庄、凹在地下的村庄、刻在黄土地上的符号、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种生土建筑群。
地坑院的起源
寻找地坑院的起源,应该先从窑洞说起。窑洞建筑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一种居住方式。它既可以反映出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又可以看到人类利用自然为自身创造生存环境的物质遗存。
《黄帝内经》记载:“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这里说的是,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是住在树上的,他们构木为巢,结绳为记,过着一种原始人的生活。之后,他们又逐渐从树上下来,住进了一些天然的山洞,如在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遗址那样。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进化,人类对生存条件的选择也在不断进化、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又从深山里走出来,来到浅山区和平原上,创造了地穴、半地穴居住方式,窑洞建筑大约就起源于这个时期。1999年,在山西翼城枣园遗址发现的F1建筑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境内发现最早的窑洞遗迹,也是全国范围内较早的实例。1974年,在山西夏县的东下冯遗址上,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单位发掘的房屋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地面建筑3种,共30余座,以窑洞式居址最多。窑洞就断崖、沟壁掏成,居室平面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3种,均为穹庐顶,面积在5平方米左右,内有壁龛和火膛,个别的还有烟道通向室外,这些遗址的考古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由此可见,中国的窑洞建筑已经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已经发展得比较普遍了。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山、丘、梁、峁、沟、坡、塬、原等等,坡坡岭岭,沟沟壑壑,高高低低,错综交织。在这样的地貌环境下,人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窑洞建筑。其主要有三种样式:一种叫靠崖窑,就是在沟坡之间,将坡地削直,成90度的直壁,再在壁下挖开一个个窑洞,这种窑洞在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比较普遍;一种叫箍窑,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石头、砖等垒砌起墙,在上面起拱成券,建起一孔孔窑洞,这种窑洞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各种地貌;第三种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地坑院窑洞,这种窑洞样式适合于黄土高原的塬形地貌,在黄土高原末端地区的晋南和豫西地区最为常见。
展开全文
地坑院的建造
所谓生土建筑,就是以自然生土为材料建造的建筑,而这种生土则以塬形地貌为主要存在背景。塬,如前所述,是黄土高原末端地区一种特有的地貌。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在豫、晋、陕交界处的潼关风陵渡地区改由北向南流向为由西向东流向,进入豫西和晋南的黄土高原末端地区。在这里,从北边的中条山和南边的崤山发源的一条条河流将两岸的黄土原切成一个个三面成沟的半岛式地貌,这种地貌就叫“塬”。这些塬大的有几百平方公里,小的有几十平方公里,厚度在几十到200多米,深浅不一,正是建造地坑院的理想地区。
在塬上,人们选择一处平整的地方,由平地上向下凿挖一个长方或正方形的坑,深度在6—8米,长宽在12—16米之间,再在坑底四周向各边内挖洞。窑洞的数量,以需要居住的人口多少而定,一般在6—10孔,多的有12—16孔,可以住两代、三代人,也可以四世同堂。院和窑洞的方向,以通风、采光为主要选择条件,并尽可能满足人们居住和生产生活的需要。院里窑洞开挖的方向也依照传统的八卦方位确定,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并依据用途分为居住窑、客房窑、厨房窑、牲畜窑、仓储窑、茅厕窑等等。迎门的叫主窑,相当于地上四合院的上房,住家庭中辈分最高的长者,两侧的客房窑依辈分或长幼住晚辈,而仓储窑、牲畜窑等一般都设在窑院内的两边侧角。进地坑院的出路,一般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拐弯的洞,向上成斜坡状,渐成露天通道直到地面,供人、畜出入,也可出入人力车。
为了解决排水问题,地坑院的上部边沿砌有高1米左右的挡墙,也叫“女儿墙”“拦马墙”,既可以防止地上的儿童或牲畜掉入院内,也可以挡住来自地上的雨水灌入。挡墙以外,则碾轧成广场,既可以防止雨水下渗,又可以让地面上的水尽快排走,还可以用作农忙时的打谷场。夏秋季节,在上面打场晒粮,粮食晒干后,就从下面仓储窑的上方挖一个圆洞,将粮食直接灌入下面的仓库中。至于院内的雨水,则是在院内中间向下挖30厘米左右的浅坑,再在坑中挖一个容量适中的水窖,让雨水流入,慢慢下渗。这些雨水,可以用来让牲畜饮用或浇花浇树。至于人的饮用水,则是在窑院的入口一侧打一个小窑,再在窑内打井汲水。
地坑院的上下还可以进行绿化和美化。院内四周的坑壁可用青砖垒砌,或用细泥磨光,既保护坑壁不被雨水冲刷,又起到美化、硬化作用;女儿墙的下面,还可以建挑水檐,布上青瓦或红瓦,既可以防水,又非常美观。至于绿化,可以在院内栽植一两棵乔木,一般是梨树、杏树等树干较高的花果树。春天来了,红白花开,露出地面,一树出墙,就是一户人家。夏天,还可在院里纳凉聊天,其乐融融。
地坑院得以长期存在,并一直沿用至今,自有它的道理:一是就地取材,省工省料;二是采用拱穹顶,抗压抗震,坚固耐用;三是防风、防尘、隔音、安全幽静;四是冬暖夏凉,冬天窑内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夏天在20摄氏度左右,恒温保暖,天然宜居;五是环保节能,除了原始的自然生土,几乎不需要其他建筑材料;六是适用于大小家庭,能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如果我们把地坑院的创建和使用放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广阔空间,融入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联系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阴阳风水学、天圆地方观、皇天厚土说、天人合一论来考究,这其中蕴含着丰富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哲学理念,似乎这一切都出于同一个原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无穷魅力和顽强生命力。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传承,对地坑院的保护,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民间人士的重视,地坑院的建筑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坑院作为地球上仅存的生土建筑,2013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坑院的保护和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当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以后,社会城镇化、生活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地坑院,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方式,在一些方面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比如,由于处于地下,小轿车开不进院子,出入不方便;地层较厚,电视、手机信号太弱,信息交流受阻;四周都是生土墙壁,不能进行现代化装修,满足不了当代人居住环境的现代化要求;年代久远,很多窑洞院子坍塌严重,维修比较困难;随着人口增加,新建地坑院,占用耕地较多,与农业生产用地又发生矛盾等,给地坑院的使用和延续带来了诸多问题。
地坑院的命运如何?传统的地坑院如何使用和保护?成了摆在当代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近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地坑院所在地的政府和居民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解决以上诸多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对于一些保护较好还可以继续居住的地坑院,考虑到一些年龄较大的居民的怀旧心理,允许他们继续居住下去。
对于一些地坑院比较集中,且保护状况较好的,则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其永久进行保留,并将其中坍塌较严重的院子和窑洞,采用传统的地坑院营造技艺将其进行维修,保持它们的原生状态。与此同时,对集中连片的地坑院村庄,制定整体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连同周边的环境共同进行保护。
对于没有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坑院村庄考虑开发为旅游景点。对景区内的地坑院进行整体评估,制定开发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并动员其中的居民搬迁,住进高楼大厦,去享受现代人的生活。按照旅游发展规划,将留下的地坑院按照当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民风和民俗,一个院一种内容,一个院一种风格,进行布展陈列。比如,按照当地农耕文明的传统,从农业生产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将农业生产的所有过程进行系列布展,让观众参观后了解传统农业的生产全过程。按照当地农民生活的传统方式,如婚俗、节庆、民间文化等诸多民俗进行复制,在地坑院里进行演示。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真实亲切、雅俗共赏的演示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享受参与和体验的乐趣。再将一个个的坑院用地下通道连接起来成系列展示,方便游客参观。
地坑院,作为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人居方式,一种至今世界仅存的原生态生土建筑形式,一种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经过当代人利用符合时代需求的消费思想、消费观念、产业理念的激活,不仅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而且焕发出青春活力,为当代人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