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星座血型配对:1分钟读完八本民商法译著精华,8分钟解决文献引用难题
作者:f出版社的z编辑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如果你抱着“活少钱多离家近”的目标选择职业,一定会被啪啪打脸,因为“360行,行行出状况”,没有谁能幸免。今天要说的就是常被大家认为很清闲的“法律编辑”行业,希望能为大家职业规划提供一些借鉴。
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
我的上升星座是白羊座,青葱年少时,我充分展现了“战神”特质,被贴上“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寸土不让”的标签。高考后,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我,被迫选择未来的专业(更准确地说是人生),就像手无寸铁地被扔进斗兽场。
我被“性格关键词抓取”并“相关性匹配”了一个专业——法律。
然而,情况急转直下,大学时,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开始看书,各种各样的闲书,性子竟被磨去不少,变得与世无争。
我想,我生在白羊的尾巴,一定是我妈剖腹产把我早抱出来几天,我本质上是个安稳至上的金牛宝宝啊。我怎么学了一个将自己扔进麻烦漩涡的专业呢?我要赶紧跑!
于是,在第二次命运选择时,我将一切可能与麻烦沾边的职业都叉掉——法官、检察官、律师……最后,一个看起来“大隐隐于市”的职业映入眼帘:编辑。不用与当事人周旋,不用面对被害人充满期待的眼神,也不用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
山中虽无虎,处处藏机锋
刚开始做编辑的时候,仿佛生活在文艺青年的梦中:看书、学设计、与各种“大人物”交流……一年级编辑的朋友圈远比他们一年级律师同学的朋友圈光鲜亮丽。
然而,生活像一部反转的大戏,刚演了10分钟的《猎场》,就要换身行头,演剩下80分钟的《刘老根》:
状况1:作者不按时交稿。
《民法总则》通过,赶紧给盯了很久的作者打电话:
“a老师,赶紧根据最新的修改交稿哈”。
“z编辑,不行啊,谁知道法工委最后改了那么多,我要仔细核对啊,出错了怎么办?”
“好吧,不过,a老师您抓紧啊!”
“放心放心。十天后我给你。”
十天后……
“a老师,书稿怎么样了?”
“z编辑,我最近生病了,还在医院呢,咳咳咳……”
“a老师,这么严重啊,我去看看您吧?”
“不用不用,我这病传染,放心,我不会耽误你的事情的,咳咳咳…我…我半个月给你。”
半个月后……
“a老师,您身体怎么样了?”
“z编辑啊,还是不太好,不过你放心,我尽快给你,但是我现在啊,一坐在电脑旁边写东西,我的腰就疼,就像有人拿锤子锤我……”
“a老师,这么严重啊,您上次不是说传染病吗?怎么……”
“哎呀,小z啊,你还年轻,你不懂,你啥也别说了,我这个人就是守信用,我这周给你……”
一周后……
“您拨叫的电话无法接通……”
半年后……
“z编辑啊,书我写完了,发到你邮箱了,你有空看看啊……”
“a老师,市场上民总的产品已经太多了,现在时机已经过了,销售反馈,这类书已经卖不动了……”
状况2:稿件质量参差不齐。
“b老师,书稿里引用的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要更新啊。”
“c老师,书稿里第6页、第16页、第26页、第36页,跟百度百科完全一样啊。”
“d律师,书稿太过口语化了……我知道您想保留案卷原汁原味的内容,但是粗话、脏话、黑话不符合出版规范啊。”
“e律师,这本书太过赞誉您自己了……我知道您是全国优秀律师,可是也不能在书里指名道姓地批评别的律师啊。”
“f老师,书里的政治观点太犀利了……我知道公民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但是作为出版者也要对内容把关啊。”
“g法官,书里错别字实在太多了,很多地方拼写错误,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知道书记员打字快,但您能不能让他检查检查?”
状况3:催,催,催。
“h老师,您下个月10号评职称用书?可是今天已经29号了啊!”
“i主任,您想律所庆典的时候用书?40天有点紧张,我努力赶一下吧……什么?这还是初稿,你还要大改?”
“j律师,您想60天出版?可是我们现在的出版周期一般是150天,请问60天是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吗?……哦,是你生日啊?”
状况4:内部协调。
“k美编,我的封面什么时候能好,两个月以前就给你了……”
“l排版,我的稿子什么时候能排好,不要再出错了……”
“m校对,我的稿子什么时候能校好,我知道要赶司法考试的书,那你也要给我一个时间啊……”
“n编务,我的书号什么时候能回来?
“o编务,我这本书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要互换,这样我的cip什么时候能回来?”
“p质检,这个‘的’确实应该是‘地’,我错了,您看能不能少扣我一分?……不行啊,那好吧,我送二检。”
“q印制,我的书今天应该能看样书了吧?”
“r印制,我的封面怎么堂花了?重印吧。”
“s印制,我的内文怎么印糊了?重印吧。”
“t印制,还是我,这次是我的错,作者改cip了,你看来不来得及改?”
状况5:出版有时尽,售后无绝期。
“u物流,我这本书什么时候能送到,作者很着急!……我知道南京下大雨,有没有别的办法?……加钱就加钱!”
“v财务,这笔稿费有没有给作者打过去,作者很着急。……什么,身份证号少了一个数?我马上去问。”
“w销售,这本书在京东怎么还没有上架?……哦,‘618’爆仓啦?那也麻烦你们尽快预约送货,同时赶紧给咱们自营店补货,我来联系营销部门替换宣传链接。”
“x营销编辑,这本书的宣传文案做好了吗?……我知道,要软,要让读者看到干货,那我的planb你看行不行?或者咱们搞个直播、微课或者读者群?”
“y业务,我这本书怎么有盗版了?……网上还有电子版?”
“z编辑,你看,又发现了错别字,是不是很自责?瑕不掩瑜?我眼里只有那块巨大的‘瑕’。”
编辑遇到的意外状况真不是这26个场景可以囊括,如果你有时间,我可以搬着小板凳跟你唠一宿。
我也不是要板起面孔吓跑后来者,只是衷心希望新入职场的年轻朋友,能够不被自己的无知、偏见、冲动裹挟着进入未知之地。
法律编辑绝对不是轻松无忧的工作。你可以把上面26个问题当做一个小的压力测试,如果上面的问题可以坦然接受并仍自得其乐,可以试一试法律图书编辑的工作。
这里的人不穿鞋,红海蓝海自君决
撩开毒舌吐槽的面纱,还是粗略看一看法律出版的真实面目,它是最典型的“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的职业。
这是一个有关思想文化的工作,也属于商业的一部分,这需要很强的思想天赋和商业技巧。也正因为如此,这是一块竞争并不激烈的领域。我们常常见几家律所为谁是top10争得面红耳赤,但要说我们是法律出版界的top1,基本上也不会遇到太大的质疑。
编辑工作在流程和技艺上是非常传统的,如现在的三审三校仍完全使用纸质书稿。另一方面,终身学习理念的兴起以及知识付费观念的普及,也使出版资源成为巨大的金矿,对自己的文字和智慧有自信、对知识付费的未来有野心的你,可以来试一试。
最后,以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调侃。
两个鞋厂的推销员来到一块陌生之地,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穿鞋。一个推销员离开了,他说“太糟糕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另一个推销员乐疯了,他说“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注:为艺术创作需要,部分内容夸张失实,请勿对号入座。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