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琢舟百科

职场不是讲感情的地方 工作不要讲感情

频道:创业百科 日期: 浏览:1236

甲骨文台湾区前总经理李绍唐说:“被骂是一种能力。”是的,不管你想不想接受,现实环境就是如此。面对委屈时,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记得,永远对自己负责。

“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面对各种委屈时,在学会一笑置之,超然待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转化势能。

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最近有刚毕业的小孩子问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

刚进职场的时候遇上工作上的难处了怎么办?

还有就是从校园过渡到职业人的心态该怎么调整?

另外就是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不高,该怎么解决生存的问题?

刚进职场的时候遇上工作上的难处了怎么办?

职场不是讲感情的地方 工作不要讲感情

还有就是从校园过渡到职业人的心态该怎么调整?

另外就是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不高,该怎么解决生存的问题?

这一刻我看见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条状态,说十年后你回头看今天这一刻,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那都不叫事,真的。

然后我给他回复说,哪里需要十年?

一年的光景,就足够让你感觉千山万水物是人非了。

一、经历艰难,记住美好

最近跟一些老同学聊天,说起刚进职场第一年的感觉,想着那个时候自己去餐厅吃饭也得先看看菜单的价位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有个男生说自己那一年连续一个月都在楼下的快餐店点一份麻婆豆腐,这样可以既下饭又省钱。

展开全文

或许你以为我要说的是一个逆袭的故事,可是我要说的如今这个状态是,这个男生如今依旧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

他已经积攒了几年的工作经验跟人脉,如今遇上了很好的投资人开始自己创业了,只是如今的他每次请我们吃饭的时候,已经不是需要像当年那样斤斤计较菜价的那男孩了,也就是说,他心里不慌了。

回到前面那个刚毕业的小孩问我的问题,我本来一开始的回答是想告诉他,说你得熬,熬过去就好了。

用我闺蜜的话来说,只要你没死掉,那就一定能过上好的生活,我还想用尼采那一句「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来安慰这个小孩。

但是想了一会,我就删掉了这刚打出来的一排字,然后我敲出了另外几个字回复他: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很多年前我看《艺术人生》里有一期采访了我最喜欢的奶茶刘若英,朱军问她,为什么你总能给人一种温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觉,难道你生活中遇上难题的时候你不会很气急败坏吗?

刘若英的回答就是,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刘若英的回答就是,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很多人都知道,刘若英在出道前曾经是她师父,就是著名音乐人陈升的助理。刘若英在唱片公司里几乎什么都要做,甚至要洗厕所,她跟另外一个助理两人一周洗厕所的的分工是一三五和二四六,这另一个助理的名字叫金城武。

往事回忆的意义在于,总是会让人记住的是美好那一部分,至于其中的艰难也总会被岁月所弱化。

这也是我跟很多长辈请教他们过去经历的时候,他们对于那些过往的苦与难大多时候都是一笑而过,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了。

所以回到如今现实中的问题,作为一个非职场新鲜人,我能想起来的这三四年的工作感受也是美好多于不快乐的部分。但是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感悟到的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以前总以为熬过这一段时光就会好起来了,这种观点有可能是错误的。

一是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所谓好起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二是这个熬过去的日子里,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当下觉得困难重重,殊不知其实你所经历的,也正是大部分人正在经历的一切。

当然那些极端个别的案例我不想拿来论证这个事情。

二、你能展现的只有行动和态度

刚进职场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基本的职场规则,要尽快熟悉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必要技能,我敢说我们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基本上到了工作环境的时候九成是用不上的。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跟领悟力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当然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我们心态上的调节,这件事情小到我该不该跟隔壁的同事打一声招呼,大到比如直系领导给我安排的事情跟公司的流程规则有冲突,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候你就像一个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孩子,没有家人,没有老师,没有师兄师姐可以问,周围一群陌生人漫无表情的穿梭于办公室里的走廊过道上,就像电影里的快镜头,你身后的景象千变万化飞速流转,你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停留在原地。

我自己本身是个慢热的人,加上性格内向,所以职场第一年里我的状态就是很恍惚的,这种状态就是,我自己会经常在座位上边干活边发呆,这时候周围的同事或者领导喊我的时候,我总是会很久才反应过来,然后「哦」一声,这个时候领导已经走远了。

我赶紧问身边的同事求助,问刚领导说了个什么事情,接下来于是赶紧各种处理,但是因为同事很多时候传达得不够准确,很多细节问题没有交代清楚,我不能去问领导,因为我刚刚回答的态度是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这件事情了,于是我就懵里懵懂的把事情做完,结果想也知道,肯定是各种退回来反复修改的。

也是因为这样,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差点得了抑郁症,因为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方案交上去领导没有回话,PPT演示完了同事们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做分享会的时候想把气氛弄得活泼一点,但是不知道怎么把握一个度……就是这种没有人给你反馈的状态,让我觉得自己是被冷落了。

几年后我自己才慢慢摸索明白一点,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别人都是在静悄悄中观察你的所作所为的。

你没有多少经验谈资,所以他们看到只是你的个性表现跟基本的职业态度。

而你表现出彩的那部分,即使他们欣赏你但是也不会表现出极其热情欢喜的样子,他们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恩师,他们没有必要鼓励你。

当然从另一面来说,他们也不会因为你做的不对而用力批评你,这种不悲不喜的状态,或者就是所谓的职业成熟人吧。

所以就是因为这种看似不被认可的状态,你会感觉自己一直做得不好,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才是对的。还有就是,要只是坐在座位上干活也就算了,很多时候你是需要跟各种同事打交道的。

他们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只有跟你的磁场合与不合的感知,于是你觉得有时候很小的事情沟通起来很是吃力,哪怕就是申请个印章,哪怕就是填一个流程审批表,一步步关卡让你觉得就像冒险游戏一样,只是这一场游戏里没有刺激好玩的那一部分,只剩下闯关的寸步难行了。

三、每个人都在熬,但你要主动学

也是几年后我才明白这一点,那些你看上去吃力的部分,其实恰好就是维持职场有序进行的准则所在。

正是这些你当年看起来死板麻烦、密密麻麻的种种规章制度,才是一个新鲜职业人学习到东西最快的教材,因为这些准则都是一年年完善补充过来的,你熟悉的越多,适应得越快,你的焦虑感就更减少的多一些。

很久以前我一直也都告诉自己,说熬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是我慢慢发现「熬」这个字已经不能带给我力量了。

我渐渐意识到,当我职业上开始有积累,我期待自己可以管理一个团队,接一个好的项目,这个过程中必然就涉及到很多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部分。

比如如何架构团队任务,如何跟其他部门的同事打交道,比如说要预估项目能否按时完成的风险,这些种种比起以前那些刚进职场的小委屈,不知道要复杂多了。

而我也开始知道,那个坐在我对面办公室里的领导,他每天需要考虑整个部门的协调状况,那个每天早出晚归的CEO,他需要跟投资人说服各种前景跟趋势,他还需要面对各种错综的媒体关系外加各种其他跟我国有关部门的打交道。

那个在这一秒里的大爷,或许就是下一秒里别人面前的孙子罢了。

四、创业比工作更委屈

我身边最近多了很多出来创业的朋友,以前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但是时间长了我也开始辩证的看待这些事情。

那些有想法有思路有策略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慢慢完善。

而另一部分人,纯粹就是为了那一句所谓的「再也不在公司里干的比狗还累了」就跑出来了,结果自己组建团队的时候发现不是几百个难处,而是没有终点的难处。

因为你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已经不光是要养活你自己,而且还有你手下的一批人。

于是那些他们以为自己曾经向往的「自己当老板多自由」的想法,瞬间就没有了,这个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自由,不过是脚上戴着拷链跳舞的表演者罢了。

我在一个创业论坛上认识了一个北京的创业者,他的朋友圈状态每天都是一边给自己打鸡血一边想执行方案,有一天夜里我看见他还在加班,于是我问他一句,你这么辛苦,值得吗?

他的回答是,我一开始就知道,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既要有叱咤风云高瞻远瞩的格局跟视野,你也得有一个能弯下腰当宜家搬运工装修办公桌椅,以及种种类似清扫垃圾的农民工心态,否则你就不要来谈创业了。

他还告诉我,无论你是一个创业者还是职业人。

你会发现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每个角色都会有对应的难题。

你会发现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每个角色都会有对应的难题。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打工的,就让你的苦多一些,也不会等你成为一个老板的时候,你的牛逼就会多一些,那些纳斯达克敲钟背后的重重苦逼,是媒体包装出来的幻象里永远不会写出来的。

嗯,在我的判断原则里,他就属于那一类理智型的创业者,这种人即使在创业路上走不下去了,角色换成一个职业人,他也不会是糟糕到哪里去的人。

五、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坚持着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我的闺蜜去美容店做按摩,每次到了那样的场合其实我有很多的不适应,因为我发现有些顾客总是对服务员呵斥来呵斥去的,我觉得很是不解。

闺蜜跟我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上各种受气很多压力,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放松的,觉得自己在这里就是大爷了,于是对服务员稍稍不满意就各种大声叫嚣了。

说起来我是个很怂的人,每次去按摩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比我年纪还小的姑娘每每问我力度够不够,我基本上都会说可以了。

当她们小心翼翼的试探能不能跟我聊上天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打开话匣子不让她们尴尬,无非就是聊聊新闻聊聊老家那些事,这些也都是我愿意说说的。

我跟我的闺蜜说,我们不能像那些顾客一样态度这么恶劣,我们就是从职场新人过来的,我们知道每一份工作的难处与不容易,就像我们去餐厅吃饭上菜慢了一些,催一催也就算了,没必要小题大做。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把持好基本的礼仪这一关就好。

有一次一个按摩的姑娘告诉我,说下个月就要回老家不做了,我于是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弟弟去年刚考上大学需要帮交学费,自己没什么学历只能出来做这一份工作,现在老家的经济好一点了,所以就不想在这里上夜班这么辛苦了。

后来我渐渐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我去到这一家美容店,按摩的姑娘们都会换一批新的面孔。

于是我开始明白,她们跟我一样,也是慢慢从新人过渡到成熟人,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再去寻找更好的出路,于是又一批新人进来,如此循环。

六、不奢求极致,只需慢慢变好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上从来就不会有极度逆袭的事情,那些我们所听到的的从屌丝一个翻身变土豪的事情,大部分是因为媒体的夸大化了。

在我所认识的人儿里,那个当年请我们吃饭也要看看菜单价钱的男同学,即使如今已经开始创业了,他也依旧是张弛有度的用好每一分钱;那个我在旅行路上认识的,手上已经十几个项目的投资人大叔,他也需要谦逊耐心的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运营更大的一盘棋局。

没有谁比谁轻松如意,不过是用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当下这一个难题干掉,不过是在错误中积攒经验,让自己下一次的决定多一点胜算罢了。

这三四年的时光下来,我依旧挣扎在职场中,依旧挣扎在生存线上,我不会告诉自己「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如今我会告诉自己的就是,若人生真需要有这一段路要走,我宁可这些委屈分摊到每一个日日夜夜,这样哪怕有一天我真的取得了那么一点点成功,也不至于喜出望外得意忘形,因为我知道这本来就是长时间一段努力顺其自然而来的结果罢了。

当然如果这条路上如果有人与你同心,那么这份委屈可能会变得少一些淡一些,就像我喜欢的一个大叔昨晚朋友圈里说的那一句,和高人聊天,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了什么秘诀,而是知道哪些弯路可以避开。

同样的道理,这些过来人,以及或许我有一丁点资格作为另外一波人的过来人身份,我所能告诉你们的就是,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对所谓「会好起来的」期盼不再是一种极致追求,要马上呈现物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进步跟慢慢变好。

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岁数里,成长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灵魂里一辈子的课题。

在职场中提几点意见:

一是初入职场的你,少说话多做事一定是对的。

金星有次说起她之前的一个助理的例子,这个助理是个女生,刚开始是帮金星处理一些基本的文件整理工作。有一天这个姑娘跑到金星的办公室里,说打印机坏了不知道怎么办,金星告诉她一个电话号码,让她去联系这个人过来维修。

第二天金星再到办公室的时候,助理姑娘又跑过来问金星,说打印机油墨没了怎么办,金星说你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自己换一下,要是不行可以再找昨天的维修人员帮忙一下。

第三天这个助理姑娘跑过来说打印机的纸张不够了怎么办,金星这一次忍着心里的怒气说了一句,你自己想办法吧!结果后来金星发现打印机还没有修好,于是她干脆自己撸起袖子三五下就把打印机修好了。

后来,金星就把这个助理开除了。当然并不是马上开除,而是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于是金星才做出这个决定。她的理由是,初入职场每个人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但是你的试错机会是有限的,我一二再而三的提醒你了,可是你自己始终没有被点醒,这就是你自己要反思的问题了。

初入职场那一年,我自己也是傻白甜一个,但是如今想起来我最正确的选择,就是不停的跟周围那些看上去还算蛮和善的同事打交道,于是午饭的时候,在茶水间的时候,还有上厕所的时候,我就无意间慢慢的把一些很基础的公司流程跟工作给摸透了。

我至今在职场里都不是很爱说话的那一个,因为要知道我手下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他的叔叔还是姨夫就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

那个时候因为我喜欢吃下午茶,我还喜欢给大家张罗着一起好吃好喝。

有一天我领导找我谈话,说你喜欢吃吃喝喝不是坏事,但是也不能在上班时间太放肆,因为上面的大领导也是有眼线的。但是领导画风突然一转,说其实他们对你的评价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有一点你做的特别好,就是你很热心团结同事,我们部门的氛围也一直都很好,而且你工作很认真负责。

当时听完这一番话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我也终于明白有时候你自己做的事情对与不对跟你自己没有关系,而在于别人怎么看待你。

虽然我不知道我手下这个实习生有没有跟他的董事长叔叔或者姨夫有意或者无意说起我这个人,但是一想到我每天中午都会拉上他一起吃午饭,修改广告文案的时候会耐心引导他,每次下午茶都让他负责洗点水果好刷点存在感,以及每一次发邮件我都会抄送给他,即使他一个实习生还没有我们公司的邮箱。

我心里琢磨着,我要稍微有一点不留意,或者有一些不够照顾他,估计在他眼里我就变成了一个冷漠的,好吃的,工作态度不认真的人了。

所以在职场中总是难免遇上的这种所谓“他是谁的人”,你千万别小看了他,至少你不要太叽叽喳喳急于表达意见,思量三分再出口再做决定,这至少不是一件坏事。

二是尽量不要做职场万金油,而是做个某方面出众的典范。

有一年公司搞了几个项目,号召大家可以积极参与,这件事情我一开始并不在意,所以更没有想过报名,倒是跟我一起进公司的有两个女生很积极地报名参加了。

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新人而言,其实做不了什么有分量的工作,所以这两个女生基本上就是打打杂,整理一些新闻素材,查找一些参考文献,就跟我们大学里跟老师做研究课题差不多。

可是最后项目呈报上去的时候,这两个女生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而且最后项目还获得了一些奖项称号,于是每一次公司颁布的表扬名单里,这两个女生的名字也都是伴随着项目的主题出现在公告栏上的。

结果可想而知,这一年下来,我们同一批进公司的同事,这两个女生的发展是最好的,她们成了为部门的领头羊,薪水当然也是蹭蹭的往上涨。

这件事情并没有让我有多少后悔的因素,因为我自己明白了这一个逻辑之后,第二年我也学会了定期梳理自己的工作中的亮点并且整理报告出来,于是慢慢形成了这部分工作流程我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定位,我也成为了我领导的得力助手。

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是,在职场中你要得到别人认可,前提是你要给别人一个可以认可你的理由。就好比领导要提拔你,他还要拼命的找到你的工作业绩亮点,好比人力资源的人要给你涨薪水,你得给他们一个你配得上这份薪水的理由啊!

当然如果这些成绩可以转化成拿得出手的数据以及报告,那么你的进步之途就能飞驰向前了。

我还明白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参与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得多,就好比我说的这两个女生同事因为参与了这个项目因此得到了好处,即使她们并没有付出多大的功劳,可是这在领导眼里你就是积极主动的一份子。

你整天嚷嚷着我对这份工作是积极主动的,我事事无巨细,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可是这些东西说出来没有用,你得做出来才是。

更重要的还有,仅仅做得好是不够的,你还得做得出色。

三是不要天真以为,工作年限长就意味着经验足了。

以前我总是记着一点,要尊敬那些职场长辈,因为他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这个观点我至今也是认同的,过来人无论是否有所成绩,至少很多经验上的事情是可以请教的。

但是我自己也慢慢发现了一点,有些人在一份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他们慢慢成为了公司里劳苦功高的人,每次年终奖公司也会举办感谢典礼,给这些在公司工作年满五年、七年以及十年的员工颁发一枚戒指,颇有一种NBA总冠军的荣耀感。

其实对于大公司而言,很多人工作满十年以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毕竟如果薪水错,福利优厚,工作环境让自己比较有归属感,那么这就是一份好工作之于你自己的选择标准。

但是这个前提是你自己是有所进步的,好比我们前段时间看到的“月薪三千跟月薪三万的文案有什么差别”,我自己作为一个文案狗,当我读完了那部分让我惊呼“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我想说的!”的文案惊呼之后,我自己只能打脸:我特么现在就写不出这样的文案,我甚至以后也不一定能写得出这样的文案!他们这群吊炸天的高级段子狗,就该拿这么多钱!

还有就是知乎上探讨为什么同为写代码的程序员,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成为年薪上百万甚至更多的明星机码农?我针对这件事请教过一个前辈,他的回答是,那些明星级的程序员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不停地加班写代码,而是可以预见排查并且提前规避程序漏洞,有时候他们躲避开这些漏洞可以挽救的成果可是巨大无比的。

也就是他们现在已经不做创造性的工作了,他们在拿他们的经验积累在发挥为公司躲避风险这件事情。所以他们很值钱,因为他们的经验很值钱。

从这件事情以后,我就再也不敢抱怨说我的领导我的CEO整天不好好干活,光干些请人吃饭陪人喝茶的事情了,因为他们正在做战略规划,他们正在整合资源,他们正在促进更高一层的合作。这一切我还没有到这个阶段,我没有资本去理解,所以我也不应该轻易批判。

至于那些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很多年,职位跟薪水都没有起色的人,这样的人你也不必跟他请教太多关于职场的经验之谈。一时的失意或者方向不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年依旧如此,那么肯定是这个人自己的工作出了问题,你要学着去思考去规避才是。

同样的道理,我现在面试一个人的时候,我不会太在意一个人的工作年份,我在意的是他曾经做过些什么工作,以及对应的成就。要是遇上那些没有什么积累,只是纯粹说“我自己工作了七八年,所以我就要这个薪水”的逻辑,我一般也是委婉的拒绝了。

你值不值得这个价钱,这是你可以表达出来的,可是也不仅仅只是你说说而已的。没有人是傻子,更没有愿意为你身上还没有被证实过的价值买单不是么?

四是找到你的不可替代性,这比什么都重要。

每次听身边人抱怨起自己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跟自己的领导提出意见或者要求涨薪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被反驳回来,理由就是如果这个工作如果你不做,我换个人来就好。

于是一开始气焰嚣张的那个请求之人,瞬间就如同瘪了气的球,怏怏的逃离了。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职场初期我基本都没有主动给领导提过涨薪水的事情,即使身边有同部门的人涨工资了,我也一定会找个理由说服自己,他一定是在某方面做得比我出色。

不可替代性其实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时间上的不可取代,一个是能力上的不可取代。

我的前公司隔壁部门有个男生打杂打了好些年,业绩算不上突出,但是好在性格开朗很擅长搞人际关系。有一天他的直系领导突然离职了,还带走了另外两个同事。

职场不是讲感情的地方 工作不要讲感情

这件事情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这个男生突然跑到人力部门,说自己的最近工作量大了很多承受不来了。这个时候新的部门经理还没招到,稳定人心的事情最是重要,这一点人力部门也很清楚。

结果就是,这个男生涨了50%的工资。

我们在背地里说他这是耍流氓的做法,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无赖耍得真是漂亮。

另外一个就是能力上的不可取代,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对面坐着华中销售区的总监,他是个温柔甚至还有些害羞的男生,看上去根本不像是这么一个岗位的强势之人。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家人中有亲戚就是华中地区地方电视台的领导,要知道我们做供应商这一行,要在系统内走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这个男生自己本身工作也很努力,他不喜欢阿谀奉承,而是喜欢跟客户慢慢维护关系促进好感,加上他把可以给自己锦上添花的这部分家庭背景利用的很好,所以理所当然的,他成为了我们公司最年轻的销售早总监。

公司里以前还有个行政部门的大姐,她的面面俱到、温文尔雅真是堪比蔡康永。每次公司部门组织活动,大家因为队伍分配,因为酒店分配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她永远都会挺身而出,任何一方都安抚得服服帖帖。

这样的小事情我无数次的经历过,虽然说她作为行政部门的老大,这是她的职责本身,可是有时候我真的不得不佩服,她也真是大大超出了我们所要求她付出的部分。

这个大姐后来被另外一家大公司挖走了,临行前很多同事都过去跟她告别。那是我进入职场的第二年,可是我自己也清楚的明白,职场里人来人往,今天同事明天路人这么冷漠的地方,要积攒这么一份尊敬,真的是需要不少的年份以及耐心经营所致的。

我虽然一路自诩为是个命不好的悲观主义者,可是细细想来在工作这件事情上,我倒是走了蛮多的狗屎运的。

我大学自己选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小时候就喜欢写东西,喜欢听别人的故事。可是到了后来开学才知道,班上大部分人都是调剂分配专业过来的,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现在的这份专业。

因为不喜欢,于是他们对于专业课都很是敷衍,倒是我自己,无论是视频采访还是新闻主题策划,我都喜欢万分全力以赴,想办法琢磨出更多的花样来。于是同学们都喜欢跟我一个作业小组,因为那就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轻松下来,我会包揽所有的事情,最后我们小组的成绩也一定是非常不错的。

后来参加工作我没有进入媒体行业,但是我开始跟电影电视剧打交道,于是我的工作依旧是跟写文章有关。并且我自己开始建立起了对某一类片子跟剧集的兴趣,甚至还会研究背后的制作团队跟营销推广的一系列知识。

后来我跟一家时尚杂志社的主编交流,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如果我把一些在香港或者深圳广州地区的明星名人采访交给你,你可以完成吗?

我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我说我很擅长啊,我学的就是新闻采访,我知道怎么整理这些新闻要素。当然新媒体时代里,我也知道怎么挖掘出更多人喜欢的热点出来。

我还补充了一句,仅仅有专业逻辑术语是不够的,这年头人们喜欢看真实的表达要大过于观点本身,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那些喜欢自黑的明星反而能获得一大堆拥簇,因为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再喜欢高高在上的东西了。

要是以前,我是绝对不敢这么一大段一大段的所谓追捧自己的,但是我觉得写东西这件事情对我而言,就是让自己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欢愉跟成就感,于是不知不觉,它如今也变成了可以顺便养活我自己的一个手段之一。

马云说过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如果要离职那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受委屈了,要么是钱没有给到位。我身边一众朋友于是把这句话发到朋友圈,美其名曰“让我的领导不小心看见”就好。

但是这个逻辑带给我的反向思考就是,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就意味着你对于这份工作所能给予你的薪水、成就、环境、尊严都做出了性价比最高的衡量判断。

既然是这样,那就意味着你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既然你选择了这份工作,这份工作也给了你机会,这就是一份你情我愿的心照不宣了。

那些吵着现在这个工作不好,各种薪水不到位,领导是奇葩,同事很诡异等等,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部分,如果你觉得自己承受不来,那就换一坑就好。

占着一个茅坑每一天斤斤计较各种评判,你老板浪费的只是一点薪水,而你失去的可是你对于事业的耐心、热情、思考、拼搏的动力,你失去的可是你的人生啊!

五工作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分。

我自己经历过无数次找工作被拒,我从一开始的全盘否定自我,而后到意识到一点,这并不仅仅是我能力不够的问题,因为前提是我都是按照自身的定位去寻找工作机会的,所以有时候也有可能是目前这个岗位不适合我自己罢了。

你试试,这种阿Q心理很有效的。

同样的,如果得到了一份工作,你也没必要那么感恩戴德,所以要拼命为了公司付出自己的一切。

要知道这个时候你也是公司也是领导需要的一个有用之才,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擅长之处发挥出来,完成本分工作并且让自己有所进步积累,这就是你最大的收获了。

至于领导的认可,薪水的增加,当你自己表现出自己的匹配资本之后,这一切都会随之而来的,但是这个结论反过来是不成立的。

职场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情非得已,你合适什么样的工作,这是要试出来的,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以及还有实力沉淀后演化而来的好运。更重要的是,找到你的热爱,你的眼里才能有光。

这些碎碎念的总结我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没想过做什么所谓的导师,我自己都是挣扎在这自我生存洪流中的小浪花一枚。

但是总结不是一件坏事,它让我赤裸裸的面对自己曾经的幼稚可笑以及格局狭隘,也提醒着我自己接下来可以踩着自己错误的脚印,让自己的职场之路变得更加内心从容一些,仅此而已。

如果你决定入世一场,那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即使只是思维的一瞬转换,可是这个能量的延伸气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开始认真对待一份工作,对待一件事情,它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一定会给予你回报的。

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吧!

事业合伙人、薪酬绩效、运营管控与执行力管理咨询培训及其它业务合作:18613018800(手机及微信)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职场风云路最新 职场风云路无弹窗

初入职场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最后谁留下了

从职场王子手中漫画的简单介绍

农业创业项目 农业创业项目名称

职场鸡汤短文 职场心灵鸡汤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