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琢舟百科

管窥民法典 管窥民法典心得

频道:法律科普 日期: 浏览:1227

今天给各位分享管窥民法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管窥民法典心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司法考试培训班哪个比较好???

根据国家“三考合一”的通知精神,万国司法考试培训是在原律考培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几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的需求便是万国无声命令”的培训宗旨,将“基于学员需求基础上提供最大的帮助和便利”的培训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和管理过程,以开创和发展“培训服务品牌”为出发点,力求每位万国学员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培训服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万国培训”已成为北京律考培训的首选,学员遍布大江南北,在广大考生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影响力,并以其独特并不断创新的培训思路、严格的教学管理、实用的教学资料、强大的研究资源和教师团队优势以及骄人的业绩,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2001年荣获全国律考考前培训“规范单位”称号。

几年来万国已帮助1500多名学员取得“律卡”。1998年北京市报考人数为7946人,通过率为17.3%;万国北京区参考学员人数为763人,通过率为35.9%。1999年北京市报考人数为9735人,通过率为17.6%;万国北京区参考学员人数为54人,通过率为43.1%。2000年北京市报考人数为10649人,有1637人通过,通过率为15.3%;万国北京区面授学员1016人,447人成功过关,通过率为44.1%,即北京市每三位过关考生中就有一名是万国学员。

一、十项第一

几年来,万国在品牌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以自己的智慧和专业能力不断创造着司考培训界无人企及的十项第一。

第一家拥有专业研究司法考试规律的培训机构

多名曾参与司考命题的专家和京城司考授课名师组成了考试规律与命题预测研究中心,专门对考试本身和应试技巧进行专项研究,深入细致地分析历年考试的出题规律和司法考试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命题规律和题型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独家开创了别具特色的“循序渐进五阶段(基础记忆提高阶段­——教材系统强化阶段——融会贯通串讲阶段——全真模考冲刺阶段——考点、难点突破阶段)”的培训思路。

第一家创立并实施全过程教学服务体系

为了贯彻万国独特的培训思路和培训方法,及时解决学员在复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万国建立了全过程教学服务体系,并在培训实践中不断完善这套服务体系。

1、专门组织了专业知识扎实,律考经验丰富的辅导团队,成员由近二年获得律考高分的法律专业硕士、博士担任,负责全过程教学辅导和资料编辑任务。

2、每次上课前均有30分钟的免费现场指导与答疑时间。

3、定期向学员发放教学反馈表,及时了解学员对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同时通过问题集等各种渠道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问。

4、设立六种答疑沟通渠道:

① 教学投诉寻呼010-68169988呼38387(汉显);

② ②答疑热线010-62543465;

③ ③答疑E-mail:luoyong5885@sina.com;wanguo@wanguoschool.com;

④ 网上答疑:、

⑤ 快讯答疑教室;

⑥ 书信答疑: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49号万国学校 王老师(收)邮编100086通过这几种方式,任何考友均可随时用以上方式将投诉或疑问传递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之内(外地学员1周之内)给学员一个满意的答复。

5、根据考友反馈的疑问定期编发万国考友问题与解答,问题集以部门法为分类标准,从理论疑点、教材疑点、学习疑点三个方面以提问解答的方式回答考友的各种疑难问题。

6、每个阶段、每个班均配备两名管班教师负责资料和磁带发放、教务事宜,传达教学反馈,进行教学区服务工作。随时根据学员需求和教学需要编辑随堂使用辅导材料,定期编发万国司法考试快讯及增刊,传递最新考试动态,交流实用应考技巧,分享成功考试经验。

7、专门成立外联部,免费为外地考友寄发学习资料和“快讯”,为外地考友无偿提供各种考试信息。

第一家创办司法考试培训专业刊物《《万国司法考试快讯》》

万国2000年创办万国律考快讯(现已更名为万国司法考试快讯)。刊物分别设置了“培训方法管窥”、“考试分析与研究”、“考友心声”、“应试方法研究”、“培训名家专访”、“考试最新动态”、“万国答疑教室”、“过关学员经验谈”等栏目,向广大考友及时传递最新考试动态,交流实用应考技巧,分享成功过关经验,解答学友疑难问题,已成为广大考生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

第一家编辑出版司法资格考试辅导书

2000年万国学校与法律出版社合作出版了《2000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题归类、分解及预测》一书,被读者认为是近年来律考辅导用书中少见的精品。

2001年出版的“律考过关丛书”之(上)《历年考题归类解析及考点预测》、(中)《同步强化自测与单元模考辅导》、(下)《全真模拟试题及应试技巧》三本书和《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重要法条与考点大串讲》一书对许多学员的考前复习,特别是对临考冲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家开设司法考试专业网站的培训机构

为帮助更多的考生了解考试动态和相关信息,掌握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万国创办了专业网站:,将大量培训资料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并开设了电子邮件、留言板、聊天室等沟通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考生的复习需要。

第一家成立考友俱乐部的培训机构

1999年就创建了“万国同学会”学友俱乐部,免费为全国各地的考友提供考试信息、复习方法和教学资料。每年都举行过关学员与北京市各大知名律师事务所的联谊会,搭起学员和律所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员找好所,为好所推荐出色的预备律师。

第一家创设自动套餐班学习形式的培训机构

万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办班规模优势和教师团队优势,独家推出专为时间不确定,复习起始点不同,专业基础不同的考生而设置的自动套餐班,考生完全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时间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随意组合最佳学习方案。

第一家独创并开设了司法考试串讲培训班的培训机构

万国基于多年律考培训经验的积累和对司法考试宏观信息的迅速把握和研究,针对已熟读教材的考生专门开设了串讲培训班,通过融会贯通的法条串讲、举一反三的典型案例串讲、各部门法题型归类及主、客观案例题的解题技巧分析,帮助学员通读必考法规法条,引导考前全面复习,力争全面把握考点。

第一家创立成功奖学金制的培训机构

参加任一阶段面授或函授班的万国学员,凡过关者,均获50元奖学金,考分达337分以上者(该分数为北京市1997年律考最高分)获培训费用全额退款(含50元过线奖在内)的奖励。

第一家为过关学员提供实习律所的培训机构

依托万国法苑律师事务所,凡万国过关学员及欲在北京发展的京外过关学员,均可以在万国法苑律师事务所实习,奠定律师生涯基础。本所是全国首家以培训实习律师为己任的律师事务培训所。在一年的实习期内,发挥北京地缘人缘优势,由著名律师、法学家、大法官共同执教指导,通过案例诊断及现场模拟体验的方式掌握和训练作律师的基本能力。

二、万国独创循序渐进“五阶段阶梯式”培训模式

万国以专业考试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培训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循序渐进的培训思路,形成目前司法考试辅导所采用的“五阶段阶梯式”培训方法。

第一阶段为司考主要部门法基础理论的提高阶段(时间为考前5个月)。

以系统讲解司考主要部门法(民法、刑法、法理、行政法等为主)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套题训练及模考讲析,旨在让学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或建立法学基础知识支撑体系及应试心理,为第二阶段针对性强化培训奠定基础。

难度逐年增大的司法考试更加侧重测试考生对主要部门法规的透彻理解和定位掌握,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扎实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透彻、系统地掌握理论性强的民法、刑法等高分值部门法的内容,为以后的全面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展开全面复习的强化阶段(时间为考前3个月)。

本阶段帮助学员在全面系统地把握统编教材和必读法规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体系,并体验和掌握命题思路。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讲解更有针对性,更侧重重点内容和重点法条的讲析与理解,表现为教学三步骤:第一步,遵循考试大纲并结合历年考试命题范围,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考试所涉各部门法(按所占考试内容分值分配)进行系统讲析;第二步,紧密配合各部门法的讲授,精心设计和编制全真套题,以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把握;第三步,每一个部门法讲解结束后,执行严格的单元模拟考试与讲析,使学员通过题型训练更好地适应客观化试题的应试要求,彻底避免客观题“易混淆、易遗漏、易误解”之流弊。

通过人大、北大、法大等名校名师针对性的系统讲解和加大辅导力度来帮助学员精熟教材与法规。同时针对司法考试的可能题型形式,在强化班中又新增了各部门法题型归类和解析课,帮助学员掌握做题技巧,尤其是应对主观案例的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为围绕考点而展开的融会贯通法条串讲和举一反三典型案例串讲阶段。

万国多年的培训实践和教学经验说明:培训班的根本作用就是帮助考生更有效地自学。所谓“有效”当然首先是能牵引考生进行“全面性复习”。“全面性复习”作为一种必需的备考前提有二层含义:首先是:“全面性”通读教材,实际上就是精熟所有的考试内容,并初步了解蕴含于教材体系性说明/解释文字中的法规法条的逻辑体系、概念推导和逻辑框架,以及与法规法条相关的司法解释说明;其次在全面通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当紧接着通读法规法条。

在长期的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考生通熟教材后的惯性复习过程往往是完成任务式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串讲培训就是帮助考生把教材中量大而在记忆系统中往往体现为孤立零碎的知识点或考点,通过准确精当的法条之间关系及法条考点的融会贯通的归纳与讲解,从而在深化理解教材的层面上进一步准确把握考点。

第四阶段为全真模考冲刺阶段。

通过:考试研究与配题 全真考试 全真阅卷 考试串讲 模考讲评五环节的培训,提高学员的临场应试能力和在阅读中体现出来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

全真模考冲刺阶段的培训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研究考试规律,认真完成配题任务。基于万国对历年真题和命题思路的细致研究,以及对司法考试考点的预测,我们把历年极具典型性的真题、根据当年法院公报中的典型实际案例和各种媒体报道的案例,依据学员疑难点编制成案例题(客观案例题和主观案例题),按照所占分值大小和难易程度进行全真配题,组成四套测试特点分别为:真题集粹(侧重于三年以上重复考的典型真题)、重要考点(侧重于重点基本内容)、全面精细(侧重于全面覆盖考点)、预测(侧重于可能的命题点)的全真套题。

第二,按照实际考试要求,组织四场全真模拟考试。

第三,全真阅卷,即对学员的客观题采用计算机阅卷,主观题由各专业部门法教师批改,用专门的统计软件给每一位学员评分,并进行卷面分析,了解考生对考题难度的适应性。

第四,对卷面内容所涉及的相关重点法条进行串讲,结合配题思路帮助学员把握每套试题的考点。

第五,根据卷面问题分析,对模考试卷进行讲评。

第五阶段为考前1周进行的考点、难点突破训练。

在逼近考试的最后一周,万国从列入司法考试大纲范围的150个单行法及司法解释中,精选出重中之重、结合宏观命题信息及命题动态,详细解评每个重点法条的考点何在,题眼何在,题型是何种类型,第四卷案例题的分布状况预测和一整套答题技巧,并编制一定数量的套题让学员边听边体验、消化考点。本阶段旨在全力出击考点、难点,直击考试精髓,帮助学员对自己的整个复习过程做最后的查漏补缺,不让遗憾留在3月的考场。

中华法律学习网

从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美国)对财产法的经济分析谈我国物权法的现实与法律意义

查英美法系。

物权法,特别是一部严谨完备的物权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商法学者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这不仅是对我国立法水平成熟与否的一个检验,而且物权法典的出台,将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物权法的宗旨在于划定国家公权力和公民私人财产权利的边界,达成定纷止争的和谐秩序和实现物尽其用的经济效率。基于此,目前物权法草案中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乃至每一条细节规定都将对我们明天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物权法草案第三稿刚刚讨论完毕,由于就其中一些条款争议较大而再一次向全社会公布征询意见,本文将就其中关于金融债权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管窥其中的要义并探求如何积极应对的措施。

完善动产担保制度,拓展企业融资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积极参与物权法的修订,拟增加动产抵押质押的内容,为企业融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现行的担保法规定,质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等动产可以作为抵押物,但是对于“其他财产”没有作明确的解释。在实践中,有些动产和权益是有价值能带来未来收益的,比如存货、应收账款、收费权、尚未收获的农作物等,但根据现行的法律,这些动产都没有明确规定可作为抵押物和质押物,这就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人民银行正大力推进将这些动产纳入抵押质押的范围。草案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支票、本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

(六)公路、电网等收费权;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所谓动产,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机器设备、应收账款、存货、票据(支票、汇票、本票)、股权、债券、存款单、知识产权等,在国外都可以纳入担保的范围,作为抵押或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目前我国企业动产价值约为20万亿元,大约是不动产价值的两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动产的价值还将不断增加。此前,虽然国内已有商业银行试行动产贷款,但却并不能真正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动产担保制度的缺失使得银行和企业的行为都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担保法中关于动产担保的规定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在上述的动产当中,船舶、飞机、债券、存款单通常并不为大多数急需资金的企业所拥有;车辆、机器设备、知识产权、普通公司的股权又通常会因难以转让变现而担保价值不高,且这些动产都对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至关重要,因此借款人需要在质押的同时占有使用。如果价值和担保价值不能同时实现,这种动产质押贷款也就显得意义不大。因此,物权法中有关动产担保的内容,着重放在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抵押担保上。

从国内和国际银行业实践看,应收账款和存货是多数企业都拥有的资产,通常有着比机器设备和知识产权更高的担保价值。

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后一般不通知相关的客户。当客户偿还应收账款后,偿还额自动冲减企业向银行的贷款。在正常条件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其销售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预见,应收账款和存货抵押担保将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和进出口贸易型企业日后的主要融资渠道,尽管这种方式并未直接写入物权法草案中,但这次对担保方式的讨论本身对最终的法律确认无疑是有帮助的。

对于银行而言,应收账款和存货担保一方面扩大了业务范围,增加了合作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因过多依赖不动产抵押方式而形成的金融风险,降低不良率,提高与外资银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监管的难度。要实现这两种担保方式的真正作用,必须控制企业经营的资金流转,对销售账户进行专项管理,将上下游经济对象纳入到贷后管理的统一范畴中来。否则,这种新兴的担保方式又将流于形式。同时,相应的保障措施也必须到位,例如对仓储机构的约束以及建立完整的动产登记制度等。物权的基本特性之一即为一物一权,如果没有对物的外在物理形态和内在权利归属的统一管理,物权,特别是他物权的实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提出担保物权与优先权的竞合,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在讨论意见中,来自金融界的声音明确提出物权法应规范担保物权与债务优先权的关系。无论这一观点是否能够在正式出台的物权法中得以体现,这种认识的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良好的倾向性,为建立和谐的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可贵的价值判断取向。

一般情况下物权应优先于债权,但是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建筑公司的债权优先于有担保的银行债权。可见在特殊情况下有担保的债权不见得就优于债权。把这种社会价值功能附加于法律价值功能之上,并定位为优先权,是值得商榷的。这部分的法律关系应纳入到加工承揽合同留置权中予以规范,确认留置权行使的范畴和期限,是解决物权与优先权之间矛盾的可选之路。

2004年,世界银行通过对全球145个国家的调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更好的担保法律等于更多的银行信贷;二是好的担保法律能够减少违约,降低利差。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普通法国家得分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英美国家担保法律体系相应比较完善,注重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在我国,相当多的司法审判中,为了保护所谓弱者的权益,银行权益被忽视甚至漠视。这种重保护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做法实际上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就是保护信用机制,保护市场机制。市场参与主体对违约行为有一个确定的预期,违约风险才可以最小化。《物权法》是我国《民法典》出台前的一项重大立法活动,草案中有关担保物权的内容,对于下一步保护银行债权人权利非常重要。如果为了保护弱者的利益而将债权与物权原本的顺序倒置,是对法治原则和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破坏,这不仅会损害银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公众对信用机制理解的倒向,从而引发社会信用体系的紊乱,这种代价是无法用眼前利益的大小衡量的。

改变担保实现顺序,取消保证人的先履行抗辩权

我国现行担保法规定,物的担保优于人的担保,两种担保同时存在的,债权人在未执行完毕物的担保,不可要求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草案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这一规定为债权人创造了要求代偿的选择权,为银行保全资产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规定预设抵押权

草案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来拥有的动产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约定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这是对原担保法律中抵押物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规定的重大突破,虽然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还有待探讨,但这种制度安排显然较原有法律更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扩大了一旦债权不能清偿而进行追索的财产范围,无疑是立法的一大进步。

(责任编辑:振天)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参考资料:

对陌生人的善意的理解

陌生人的善意

一分钟可以用来握手,一分钟可以用来微笑,一分钟可以用来交一个新朋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天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其中多半是陌生人,我们是否拥有过陌生人给予的善意呢?

有一年,北大新生开学之际一名大一新生独自一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进校园。那名学生想要去办入学手续但苦于行李无人看管,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见此情形主动向同学提出自己愿意帮他看管行李。三个小时过去后,那名同学办完入学手续返回,发现那位老人依然等在原地。

不久,北大举行开学典礼。那名学生赫然发现主席台正中间端坐着的就是那天帮自己看管行李的老人。那位学生惊讶不已,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大师。

季老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给予那个刚入校的新生极大的善意,让他倍感幸运和温暖。

曾今有一个陌生人的那一抹微笑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每每想起总觉得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快乐。

开学返校,我坐上了信阳发往商丘的列车。

很快,我就找到了自己所在的车厢。整个车厢多以学生为主,而我的对面则坐着一位大约55岁的外国友人。他一落座就从提包里拿出一本很厚的英文书阅读起来。和我门邻座的4个男孩一直在打扑克,在还算安静的车厢里他们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我很少近距离的接近外国人,近距离的接近让我猜测他应该是一所高校的外教,而他随后一系列的举动也证实了这一点。

起初,这位外教在听到他们的哄笑声时只是略微把专注的眼神从书本上挪走看他们一眼。随后,他们愈演愈烈,他干脆合上书站起来一直盯着他们看。我也很好奇的看着他,心想他在观看他们打扑克。

谁知,几分钟后,他放下书本径直走到他们面前轻轻的拍了其中一个男孩的肩膀,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说:“你们的声音太大影响了整个车厢人的休息,我的耳朵吵得很不舒服。”他们四个一瞬间有点懵,而后齐刷刷的点头。

等他再次落座后,我一直用一种特别敬佩的目光看着他,而他则是一脸的坦然。

我很感激一个个这样的陌生人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吝啬给予的善意。

跪求七年级下期末各科复习资料

七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2. 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3.确凿 záo 菜畦qí 蟋蟀 shuaì 缠络 竹筛shāi 觅食m 渊博yuān bó

鼎沸 dǐngfèi 绣像 xi ù 锡箔bó 签赏jiàn shǎng脑髓nǎo suǐ 蝉锐chán tuì .秕谷bǐ gǔ 锡箔xī bó 倜傥tì tǎng拗ǎo

4.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水开) .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

5.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些,但还是有的。

6一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乐园"的乐趣)

不必说 (碧绿)菜畦 (光滑)石井栏 静景 低 春季

整体概貌(略写) { (高大)皂荚树 (紫红)桑椹 ↓ ↓

也不必说 鸣蝉(长吟) (肥胖)黄蜂(伏) 动景 高 夏季

↓↓ (轻捷)叫天子(直窜)

油蛉(低唱) 蟋蟀(弹琴) 动景 高 秋季

分写局部(详写) { 单是……就 蜈蚣、斑蝥(喷烟) ↓ ↓

木莲果实(莲房般) 静景 低

何首乌根(拥肿) 覆盆子(小珊瑚珠)(又酸又甜)

7.雪地捕鸟: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冬季

神秘色彩:美女蛇的故事(联想)

——热爱自由快乐生活,热爱大自然

8.三味书屋的生活

学习环境: 呆板 (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 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

——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9.状物:1抓住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2多角度写景 3融情入景 4状物有序,条理分明

叙事:准确、生动、简洁

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2.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3.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4.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

3.丑小鸭

1、注音:讪笑 吐绶鸡 灯芯 草 铰链 迸出

听写:沼泽地 嫉妒 木屐 飕飕 讪笑

释义:排挤 来势汹汹 弥漫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 同情、 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启发: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6、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7、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8、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9、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10、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丑小鸭 ------------ 白天鹅

要有一颗 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

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12、丑小鸭告诉我们:

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4.5.6略

7.最后一课

1.婉转:这里指鸟声抑扬动听 踱来踱去:慢步行走。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哽住:声气阻塞。 思量:想念;记挂。这里指考虑。 惨白:形容景色暗淡。

2.引导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

本文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的痛苦,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6节)上学路上;第二段(7-10节)上课之前;第三段(11-23节)上课经过;第四段(24-29节)宣布散学。

3.读讲第1-23节,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行动描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及感情变化。

4.学生朗读1-6节,引导学生注意思考“我”在上学路上所见所闻。

5.①写了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两年来一直有坏消息,这就巧妙地暗示了时代背景。

③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6.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写了教室不平常的严肃气氛。这气氛使小弗郎士吃惊,也引起读者的疑问,引人入胜,使小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同时,也告诉读者,人们对最后一课多么重视,为下文作了必要的准备。

7.韩麦尔先生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你觉得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韩麦尔先生讲话的态度“又柔和又严肃”,对谁柔和,为什么严肃?

8.小弗郎士心情变化:愤激——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

9.韩麦尔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被无辜赶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对老师深切地敬爱,同时还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

10.①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②“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③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11. 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12. 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13.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14.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②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读?③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说明大家感觉这最后一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到时间了。②从语言形式上看,两个破折号表示哽住了,说不下去。应以悲愤的感情拖长。从内容看,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③在最后分手时有很多话要讲,但激动得说不出来,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两个字表示坚信法兰西祖国必胜,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韩麦尔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15.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8.强健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6、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7、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8、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9. 土地的誓言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要知道,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龚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2.他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10.略

11. 邓稼先

1.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暗走出的迷蒙,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2.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3.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4.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6.“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7.重点精读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8.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9.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我发现“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有谁知道 法国增值税方面的资料的啊 最好是翻译过来的 还有一些玩过名人 写的有关增值税方面的资料

从增值税到税收法典

在我国,税法学起步要晚于税收学,其外部特征是我国目前直接由人大进行立法的单项税法很少、涉税的经典司法案例就更少。从税法的发展来看,涉税的立法、执法、守法、司法构成了一个整体,同时这一体系还与外部的诸多学科、部门构成了一个更大的体系。要在税法学领域创新,仅仅只有税收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就应当具备这一领域小百科的知识。增值税是我国最重要的税种之一,我国从试行增值税开始到现在30年已经过去了,现在增值税人大立法的脚步声已经可以听到,在税法学领域增值税学有可能成为一个阶段性的显学。

《从增值税到税收法典》的作者①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我国增值税正式由国务院以条令形式立法是在1993年,当时出现了以庞凤喜为代表的一个研究群体,而1993年之前的代表人物是郭宏德,此外还有一个翻译小群体,从现在的角度看,当时的研究者疏,第一手资料少,国家对增值税的实践有待进一步展开,在那样的条件下研究者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如果没有创新,以⒛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理论指导今日的增值税立法,显然是无法适应当今要求的。90年代以后,税法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于增值税立法和原理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进步,但是仍然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而无法在质的内容上有所突破。

本书作者在若干年前已经预见到了增值税立法的必然性,《从增值税到税收法典》生逢其时。这一学科的研究会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资料,对学科内容的分析、对问题的研究、解决方案的提出也需要有所创建,这本书经过长期的准备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我已经预感到,这本书的出版会是税收学和税法学历史上的一个事件,它会促进学界今后的发展进一步走向跨学科、跨部门的研究模式。对本书的内容,读者们自然会有所判断,本序文主要是谈谈这本书的方法。

法学家张文显认为,法学的历史表明,法学领域的变更或革命往往是由方法的更新或革命引起的。但凡一种新的法学理论或学说大都是从研究方法的突破开始的,至少是与方法的更新分不开的。在《从增值税到税收法典》一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新方法,并在方法的实践上有所创新。

首先,作者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是一个传统的、老生常谈的方法,作者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他一直在实践的第一线,其近30年的职业生涯是在税务管理前沿度过的,同时他有着一定的理论修养。具备职业的实践特征,这一点是许多学者望尘莫及的。作者曾在增值税的一个部门——发票管理岗位有若干年的实践,那个部门本身是管理增值税的边缘部门,但通过那个部门——发票信息交换的枢纽,他看到了增值税的玄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亲身的体验,这是实践论之实践观。

其次,作者收集到了增值税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法国的增值税版本、增值税原创者的理论叙述、法国税法作家的论述,对这一点作者有着天然的优势。在税务系统和税收理论研究系统,懂得法语的人寥寥无几,懂得法语而对该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同时懂得比较文化、外语、税法、法律、哲学的人更是寥若晨星。此外,作者还收集了近代欧洲税制的演变资料、台湾地区的研究资料,这使得该书的资料比较翔实和丰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这些资料的取得都是作者自费完成的,这个研究项目不是国家某个部门的研究项目,这是一个自选、自我奋斗的项目。除此之外,作者经过⒛多年建立了一个书斋——个人图书馆,近万册图书几乎涉及了人类学的方方面面,从本书的内容看,他具有百科全书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哲学知识,也许为了进一步巩固这种基础,他需要构建更大范围的百科知识哲学体系,这些只有顶尖的学者才能做到。有人说过这样的话,阐述一杯水的知识,就需要一桶水知识的容量来支持,透过这本书,我至少看到了百科知识交汇的萌芽。

第三,作者通过本书建立的是一个新的税法知识系统,他使用的是系统的方法、学科百科全书式的方法、跨学科的方法,该书的总论相当于一个哲学导论——税收法理学。从增值税到税收法典,这是从增值税的分论到税法总论,其中还包括了实践因素,在中国税务界他可能是先行者,传统的则是由税法总论到分论,而分论通常论述不足。我国法律学术史上有史尚宽先生有民法从分论到总论的先例,而在税法界这种模式则十分罕见。

第四,作者几乎讨论了未来增值税立法的所有重大问题,为提出增值税立法建议稿打下了基础,虽然所有的讨论未必都具有十分高深的理论,但他的方法本身相对于过去是全新的,其中关于法国税法——比较法的内容、对增值税文件文本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新的,但这一方法在国内极为罕见,而过去许多研究者的成果不排除只是外国作家研究的转述与整理,或者只是增值税等税法内容的摘要,当然这是和当时缺乏实践经验有关。讨论的深人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只有在进行增值税立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满足。

第五,作者讨论增值税是从其发生史、基本概念、比较法、(文件)法条评价、文化论述,再到法典、司法案例、立法建议稿的提出,这是一个大系统,是大增值税的研究,而非小增值税资料的整理。尤为可贵的是,作者研究了税收法典的编纂,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税收法典本身与增值税的研究有一定区别,但税收法典天然地与增值税有关。

在大陆法系国家里,法律的最高编纂形式是法典。我可以预见,如果我国能够采用税收法典制,那将是精神文明领域的一个新创举,同时也会形成法典显学,甚至波及到行政法、民法。

我所要指出的是,无论作者讨论的增值税的理论还是税收法典的理论,都需要经过国内理论界的争鸣,其理论亦需经过锤炼以及实践的检验。我并不希望匆匆对作者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评价,但是透过他的研究方法,已可间接地管窥本书的水平。作者在书中指出,本书是一个税法思想的旅行,他将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那么,让我们沿着他的旅行线路,观赏一路的风光吧。

序文(1)

自序(1)

前言(1)

1.导论 (1)

1,1 发展中的矛盾(1)

1.2 抵扣权 (droit de deduction)(4)

1.3 内容与形式(8)

1.4 税收法典(9)

1. 5 研究方法(9)

2.增值税精义(13)

2,1 起源(13)

2,2 研究的历程与重点(18)

2,3 法律问题(19)

3.增值税名家论(24)

3.1 洛雷同时代人:埃格雷论增值税

——增值税简史(24)

3,2 莫里斯洛雷(Maurice Laure)论增值税(29)

3.3 洛雷与增值税(35)

4.历史中有关税制的思考(41)

4.1 最优税制(41)

4.2 论消费税(44)

5.法国及相关国家近代税收简史(48)

5. 1 1789年前后法国税制的演变(48)

5.2 法国增值税导读(54)

5.3 法国关于税收的基本概念(59)

5.4 所得税在欧洲的早期发展(63)

5,5 公司税在欧洲的发展(66)

5,6 营业税在欧洲的发展(68)

6.增值税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70)

6.1 定义与思维(70)

6.2 增值额(13)

6,3 征收原则(75)

6.4 增值税法的类型(77)

6.5 补罚氢 (79)

7.增值税权利、义务的体系化(88)

7.1 增值税抵扣权(88)

7.2 抵扣权的比较(90)

7.3 增值税权利、义务的协调一致(91)

7.4 有限连带责任的问题(92)

7.5 增值税抵扣权与税收法律意识的觉醒(94)

8.偷税与避税问题分析(97)

8.1 对偷税问题的思考(97)

8.2 偷税的一般概念(99)

8.3 中国的增值税偷税问题(100)

8.4 法国的增值税偷税问题(102)

8.5 增值税避税问题分析(105)

8,6 台湾地区学者的研究(107)

8.7 大陆个案的对比(111)

9.对增值税法相关制度与文件研究笔记(113)

9.1 1993年法律与文件(113)

9,2 1994年法律与文件(114)

9.3 1995年法律与文件(119)

9.4 1996年法律与文件(126)

9.5 1997年法律与文件(127)

9.6 1998年法律与文件(128)

9.7 1999年~⒛00年文仵 (130)

9.8 重要的新制度(2001年~2006年) (131)

10.增值税立法通论 (136)

10,1 立法思路(136)

10.2 立法研究基本观点(138)

10.3 增值税的政策(140)

10,4 立法的体例 立法建议稿(140)

lO.5 税法渊源(142)

10.6 论税法——从管理之治到法治(147)

10.7 总则及部分要素研究(148)

10.8 增值税的纳税主体(150)

10,9 适用范围(151)

10.10 税率(152)

lO.11 抵扣权(153)

10.12 若干细节(154)

11.法律文化与税收法典 (156)

11.1 大陆法之德、法比较(156)

11.2 法律的移植与法律意识的觉醒(161)

11.3 税收法典(163)

11,4 中国税法的编纂(167)

11.5 中国的税收法典化(169)

11.6 法典的部分核心内容(170)

11.7 文化的革新(172)

11.8 论诚信纳税的精神(174)

12.泰山膝胧万方观——结语 (180)

12.1 历史回顾与体系化的分析(180)

12.2 税收法律意识的觉醒(183)

12,3 哲学与思维(184)

12.4 思维方式与写作(186)

附录(189)

I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国) (189)

II 《捐税总法典》(法国) (199)

III Inhaltssverzeichnis(德国) (255)

IV 德国营业税节选(英文版) (256)

V 法典版增值税立法建议稿(理念) (258)

后记(281)

关于管窥民法典和管窥民法典心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法律继承 法律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

合同法律意见书 审查合同法律意见书

法律资讯 婚姻法律咨询

银行法律顾问 银行法律顾问投标服务方案

受美国法律 受美国法律法规保护的义务

关键词:管窥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