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中公考试小编整理国内外时政热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最新时政热点文章:闹婚变闹心,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失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河南郑州,一名新郎被绑在树上,被四五个朋友用灭火器狂喷,虽然现场有不少人极力阻止,但喷射者仍不依不饶继续着他们的狂欢,直到新郎家人求情才停止喷射行为。
纵览近年来的新闻不难发现,此类婚闹现象并非个例,有将新郎扒光衣服捆在电线杆上的,有往新郎新娘身上砸烟花爆竹的,更有甚者发展到在新娘和伴娘身上动手动脚的,总之花样百出,令人瞠目结舌。
个人认为,婚闹,或许可以视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流传有“闹洞房”的习俗,而这其实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的历史原因。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实行婚姻包办制度,新人彼此之间在大喜之日前几乎没有深入的交往,因而多在婚礼时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以促进新婚男女之间的感情。但在现代社会,男女自由谈婚论嫁,很少存在上述问题,古时候婚闹的部分意义也就不再成立。然而,仍有不少人囿于过去的思维方式,凡事不论好坏必然遵照传统习俗,进而导致了现代社会婚闹现象的持续。此外,中国人自古就有讲究排场、追求热闹的传统观念,觉得这样做脸上有光,显得有面子。很多人热衷于婚闹行为,甚至有的地方还认为,婚闹行为越激烈,就说明和新人的关系越好,这些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种心理状态的体现。
除却传统文化习俗的深深烙印,更直接的原因,是很多人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意识。分析各类婚闹事件,不难发现,婚闹者都喜欢在公众场合让新人做一些过分之举,而其中很多行为没有尊重甚至侵犯了被婚闹者的人身权利,但是婚闹者却完全没有意识到,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然违背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在某些婚闹行为中,婚闹者甚至猥亵、强奸伴娘、新娘等,已经明显构成犯罪。而这些行为,追根溯源,正是婚闹者心里没有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很多人在一开始便将道德与法律抛之脑后,随后有了第一次不遵守行为规范的事情发生,而由于缺少旁人的提醒和规章制度的强力约束,他们的此类行为开始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加之婚闹行为的社会性特征,只要有了领头羊,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因而婚闹行为屡禁不绝。
除此之外,被婚闹者的忍耐,更是直接加剧了婚闹行为。很多被婚闹者考虑到时间的特殊性——大喜之日,担心提出异议或反抗行为会破坏婚礼的喜庆氛围,同时从信任熟人的角度出发,也觉得亲友们的婚闹行为不会有太大的恶意,因而默默忍受,放任婚闹行为随意进行,但却在更大程度上伤害了自己。
综合来看,现代社会的婚闹行为,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一种可以针对新人的无事生非的庸俗形式。这种婚闹行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和法治精神。尽管新闻媒体报道的婚闹事件也许只是极端个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婚闹事件依旧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自发抵制各种不文明的婚闹行为,而也有不少社会人士提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此类行为,以促进婚礼习俗方式的合理转变。但需要注意的是,婚礼的进行形式属于个人隐私,当事人并无义务向社会公开,同样政府也没有权力对此类私人行为加以强制干预,因而出台文件对此加以规范的建议仍有待商榷。而与强制性手段相比,更为根本的,应该是加强社会大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其从内心主动认识到庸俗婚闹行为乃至其他一系列恶俗行为的不正当性,从源头上治理婚闹乱象。
文/吴亦隆(西南政法大学)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